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首页 > 人才求职

多机器人协同与智能课题组高层次人才

刷新时间:2024-10-15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30-50万

深圳市 | 博士 | 无经验

基本信息
工作地点:深圳市
招聘人数:1 人
职位描述

一、专职科研岗位(A)智能感知与信息融合方向任职要求:1.已取得相关领域(包括光学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控制、机电工程等,都给予同等考虑)的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2.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训练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方向及兴趣为自主无人机器人的智能传感及信息融合、SLAM、机器视觉、三维视觉等相关领域,异构多智能机器人联合SLAM或信息融合相关研究方向者优先;4.熟悉研究领域内的软硬件系统,发表过高水平论文;5.有充分的实际工程经验,主持过实际工程项目者优先。岗位职责:1.多源场景信息感知系统设计及SLAM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2.负责多机器人联合感知系统软硬件设计与集成开发;3.负责研究院相关项目的感知系统整体设计与实现;4.完成研究院在论文、项目等其他方面的要求。(B)多机器人决策规划方向任职要求:1.已取得相关领域(包括应用数学、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等,都给予同等考虑)的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2.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训练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方向及兴趣为自主多无人机器人系统的任务分解与分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博弈论等方向,异构多机器人决策规划方向者优先;4.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有主持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者优先。岗位职责:1.异构多机器人综合任务分配与规划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2.负责异构多机器人决策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仿真环境构建、应用需求论证及方案设计实施;3.负责研究院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系统整体设计与实现;4.完成研究院在论文、项目等其他方面的要求。(C)多机器人协同规划及控制方向任职要求:1.已取得相关领域(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控制、应用数学、机电工程等,都给予同等考虑)的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2.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训练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方向及兴趣为自主多无人机器人系统的路径及轨迹规划、多机器人协同、无人机/无人车运动控制算法等方向,异构多机器人规划及控制方向者优先;4.熟悉研究领域内的软硬件系统,发表过高水平论文;5.有充分的工程经验,有主持实际工程项目者优先。岗位职责:1.异构多机器人运动路径及轨迹规划、协同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2.负责异构多机器人协同规划软硬件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仿真环境构建、应用需求论证及方案设计实施;3.负责研究院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及控制方案整体设计与实现;4.完成研究院在论文、项目等其他方面的要求。二、科研助理岗位智能无人系统方向科研助理任职要求:1.已取得理工科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或接近完成硕士学位,具有两年以上相关方向工作经验者可放宽至本科学历;2.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训练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或工作内容为无人机/无人车/四足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基础控制、运动规划等方向,了解机器人基础运动学、动力学相关知识,多机器人协同规划控制方向者优先;4.熟悉Linux、ROS、PX4等常用机器人相关软件系统的使用、了解相关方向的常见算法及开源库,熟悉Python或C/C++编程语言;5.熟悉研究领域内的硬件系统,有充分的工程经验,有完成实际工程项目或竞赛者优先;6.具有较强的论文阅读、整理能力,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写作能力,发表过游戏学术论文者优先。岗位职责:1.协助完成实验室相关项目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及实施;2.负责算法代码实现及真机测试等工作;3.参与相关论文、专利的撰写工作;4.参与相关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创新项目指导等工作;5.负责实验室建设、管理等其他事务性工作;三、博士后岗位智能机器人方向博士后任职要求:1.3年内取得相关领域(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控制、应用数学、机电工程等,都给予同等考虑)的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2.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训练基础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研究方向及兴趣包括但不限于:自主机器人智能感知及信息融合、SLAM,多机器人路径及轨迹规划、自组网,多智能体网络控制、协同规划等方向,欢迎自带其他相关课题;4.具有较强的自主科研能力,博士期间发表过高水平论文;5.有主持或参与过项目者优先。岗位职责:1.完成出站要求,以及研究院在论文、专利、项目等方面的要求;2.协助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的系统设计和实施。

岗位要求:
学历要求:博士 工作经验:无经验
年龄要求:不限 性别要求:不限
语言要求:普通话
企业信息
公司性质:其它 公司规模:20-99人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技术培训
企业介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2019年10月,深职院获得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建设单位。一、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暨“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验室”,由深职院与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深职院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载体。研究院立足于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围绕“智能+”,将引进高端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和顾问团队,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同时,注重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形成产学研用的健康生态,为中国制造迈向智能时代做出重要贡献。 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设智能运动体研究室、制造过程智能决策研究室、智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室、标准化研究中心及综合办公室;研究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注重新进人员的科研学术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结构,目前形成了一支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未来3年,研究院将形成由15-20位优秀全职特聘教授/副教授,10位左右享有国际盛誉的柔性引进教授,30-40名博士后、研究助理、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人员组成的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聚焦智能装备基础制造工艺、智能装备共性前沿技术、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及研发等领域,开展面向产业应用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建成业内较高水平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基地与行业服务中心。研究院主要以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工艺知识与决策技术、面向3C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系统集成、特种机器人的设计及研发、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先进制造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人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为粤港澳大湾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研究院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设有共性前沿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智能传感与运动控制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0余名,3年内将建成一支由国内外知名柔性引进专家、全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组成50人的高水平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