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天领导心情不好发脾气,此时的你一定要想办法应对。
那天下午刚上班,小朱还没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就听见老板在屋子里咆哮:“你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哪有你们这么办事的?一个个都是饭桶!”
小朱小心翼翼地敲了敲老板的房门,过了一会儿,听见老板高声说:“进来!”
小朱进了老板的房间,看见几个同事正垂头丧气地站着挨训。
看见小朱,老板仍然没好气:“你怎么现在才来?你们可以走了!”几个同事赶紧离开了房间。
凭她的经验,这次被老板召见是凶多吉少。果然,老板拿出小朱昨天交的企划案,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你写的这是什么玩意儿?连客户的基本情况都没有搞清楚!还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么写合适吗?啊?”
小朱不敢申辩,只好低着头听老板训斥。老板训了多长时间她不知道,直到听到老板说:“出去吧!”她这才一溜儿小跑回到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小朱心里委屈极了,她的企划案明明是周一开会的时候按照老板的要求写的,但是现在却被他挑剔得一文不值。老板怎么也不顾及自己是个女孩子?就这么一点脸面也不给她留?小朱越想越觉得难受,到了午饭时间,小朱也没有心思吃饭。一连好几天,小朱都在老板的黑色情绪感染下垂头丧气。
在工作中,难免和上司有冲突,或是因为一个方案,争吵得面红耳赤,或是因为他给你小鞋穿等等,在遭遇这些不平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为自己解围?
领导发怒只是一种宣泄,不是针对你
其实在心理学上,愤怒常常是内心力量的体现。领导们一般都是力量型的人,这样才能独当一面,所以他们一般都比较强势,比较坚强,不容置疑。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会以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小朱在老板的愤怒之下,将老板的愤怒看成是指向自己一个人的。其实,小朱只是老板发泄愤怒的一个对象而已。老板有可能是在外面遇到了一些压力,也可能是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总之,不要以为老板的情绪是因为自己引起的,因为你对于老板来说,可能还没有那么重要。老板不能对着客户发火,也不能到大街上去发火,公司是他掌控下的安全地带,所以他最有可能选择这个安全地带来发泄情绪。
领导发怒时你该做什么
学会察言观色,当你发现老板已经有发火的迹象,只要不是必须要找他,就避开风头吧,也许明天他就恢复如常了。
如果不巧你成为老板的发泄对象,在他发火时千万不要顶撞和争辩,越是解释越容易引发他的怒火。
千万不要认为老板发火了就会炒你鱿鱼。如果人人都在被老板骂之后就辞职,那公司可能早就没有几个人啦!
自我息怒的技巧
学会自我息怒,才不会影响工作和上下级之间的感情。这里列举四个自我息怒的好办法:
(1)平心静气
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项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降低声音、放慢语速都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胸部向前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就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这种讲话姿态能人为地造成紧张局面。
(2)闭口倾听
当别人的想法你不能苟同,而一时又难以说服对方时,请闭口倾听。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帕金森和知名的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如果发生了争吵,切记免开尊口。先听听别人的,让别人把话说完,要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靠争吵绝对难以赢得人心,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彼此交心。”愤怒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气头”过后,矛盾就较为容易解决。
闭口倾听,会使对方意识到,听话的人对他的观点感兴趣,这样不仅压住了自己的“气头”,同时有利于削弱和避开对方的“气头”。
(3)交换角色
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的上司就某一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凯利建议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五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才行。如果双方在意见交流时,能够交换角色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能避免双方大动肝火。
(4)理性升华
电视剧《继母》中,当年轻的继母看到孩子有意与她为难而恶作剧时,一时气愤难忍,摔碎了玻璃杯。但她马上意识到进一步冲突的恶果,想到了当妈妈的责任和应有的理智,便顿然消除了怒气,扫掉玻璃渣片并主动向孩子道歉,和解了关系。当冲突发生时,在内心估计一个后果,想一下自己的责任,将自己升华到一个有理智、豁达的人,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境,缓解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