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中英文版《2020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宣布了我国最新的人力资本估算结果。报告显示,在1985年至2018年之间,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包括学生)从32.2岁上升到38.39岁。
通过定量描述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和发展,探讨了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创造条件。
东北地区最古老的“罢工工人”
据报道,2018年平均年龄最高的前十位省份是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湖南,浙江,内蒙古,湖北,江苏,河北和四川。其中,东北三个省位居前三名,平均年龄最高的黑龙江省为40.19岁。这是该国唯一的平均劳动力年龄在40岁以上的省。辽宁和吉林省均超过39.7岁,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年轻人数量正在减少,而老年人的数量却在增加。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东北劳动力外流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中国主要永久性人口增长,东北三个省和北京是少数几个永久性人口经历负增长的省市。其中,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常住人口分别减少了218,000、133,300和76,000。
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东北常住人口已经连续7年净流出,净流出规模也从2013年的7900人扩大到2019年的427300人。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东部三个省七年来的净流出量高达164万。
晶晶来自黑龙江哈尔滨。高中毕业后,她离开中国东北,去北京上大学。而她选择出国留学的大多数同学都从未回到家乡。
“那些在其他地方上学的人肯定会意识到,哈尔滨整体落后于发达的沿海地区,气候非常寒冷。东北的冬天太严酷了。”
晶晶本人不会考虑返回哈尔滨。她向人际交往处透露,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没有主要的支柱产业,就业机会少。她的大学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回到哈尔滨后只能进入电视台。
“没有工作的发展机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黑龙江电视台的质量很低,职业发展前景十分黯淡。”晶晶说:“如果我想在自己的家乡发展,我只能在外面工作,所以我可以在家里投资。”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熟悉的朋友和圈子都聚集在这个地方,所以我自然选择继续在这个城市发展。”晶晶一个在哈尔滨上大学的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外国学生来东北大学学习后,尽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但他们不会选择留在东北发展。东北人才的保留率不高。
“东北的工作机会太少,没有发展前景。”吉林大学毕业生据他说,不仅是学生,而且还有吉林大学的许多优秀教师,例如吉林大学的法学系。有网友开玩笑说,作为“五院四系”的代表学校,近年来离职的人才可以组建一流的法学院。
人口外流难以控制,东北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是该国的倒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的出生率分别为6.73‰,6.05‰和6.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0.85‰和-0.8‰,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负增长的省份。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东北,振兴东北发展,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宏章表示,东北产业链的高端技术和市场两大资源仍在缺乏,东北贸易的发展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