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限制,远比想象中的更大,甚至比努力更重要。我曾经在台企、外企、民企都工作过,除了没进过体制内。
台企中我也提到过,台干优先,升职优先,同样的毕业生,台干和我同时进去,一两年之后,他的职级相当于我领导的领导,工资大概是我的很多倍。这相当于我光脚跟他开汽车赛跑,我的努力是无法击破这个次元壁,就像你跑不过汽车一样。
外企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原来我碰到过一个同行,我们同属于一个集团,做一样的事,他实际上是个中国人,不过拿了外籍身份,我们切磋过专业,半斤八两,他口语比我强,我只会写,说不好。他的薪资是我的十倍以上。技术部经理经常接待欧洲总部那边来的技术人员,其实也没见得多高明,他有次跟我说,那边同样的技术人员,一个人工资可能顶我们半个产线人员工资总和,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做出来的,最后成了他们的成果。我那位同行有外籍身份,虽然还是黄人的脸,已经隐隐可见光明前途,是我比不上的。
民企都是中国人,实际也不一样。我工作前几年很卖力,老板给加点工资,却从不升职位。没错,我在这公司五六年,绩效很高,优秀员工、获奖都不少,职位一点没动过。后来我参与招聘后,我才听hr说,老板喜欢找农村出身的员工,干活卖力,因为他们想在城里买房定居,给点钱就能吊住卖命,不过没房子又相当于流浪状态,说不定会走,可以加工资,职位不要给他们升。你看,进城流动民工,就是另外一个身份限制。
我很快就定居下来了,按理说身份上没问题了。其实并没有,我直到离开这家公司也没升职过。有一次开会,跟另外一个同事说小话,他就说,你看会议前排坐的,都是老板的老乡或亲戚,我仔细数了一下,除了个别老总之外,九成都是一个镇上的,就是老板镇上的乡邻,或者是老板的战友、亲戚什么的。我这种连本省都不是的,那是外地人中的外地人。说白了,这就是谱带大名和外样大名的区别吧。跟我同时同事有个升职特别快的,最后被扒出来是老板老婆的亲戚。我后来也不指望着升职了,直接走了。
之前有个文章说,我奋斗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但实际上,也只是一起喝喝咖啡而已,咖啡给钱就能喝,升职之类的可不一定了,身份的印记可能都已经暗中标记好了,自己人和不是自己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候努力只是在撞击这个无形的墙壁,摆脱身份的限制而已,当然可能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