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合肥的上班族小程,因迟到一次扣一千的骇事冲上热搜,小程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上班,在离职结算工资时,发现工资条上少了三千块钱,老板给出的原因是迟到了三次。
在日常生活中,像小程这样的劳动者数不胜数,我们经常会听说或者亲身遇到此类劳动纠纷的问题。农民工讨薪、企业不交社保等纠纷也总是公检法中的热门话题,那么,当我们遇到劳动纠纷,有几种途径可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1. 运用各种渠道
如果您遇到劳动争议的问题,首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拨打维权电话。例如,劳动保障客服电话12333、工会维权电话12351、法律服务热线12348。当然,通过网络渠道我们也可以有效地进行维权,比如,国务院为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在微信小程序中开设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
2.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大队是一个行政部门,拥有行政处罚权,对于公司的违法行为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劳动监察立案之后,会向公司发责令履行通知书,公司就必须按其要求支付工资!在劳动监察要求公司履行后,公司如果仍然拖欠工资,甚至还有恶意转移财产情节的,将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经由劳动监察调解成功的,会出具调解协议书,还可申请司法确认,这样调解协议书就会具有同法律判决相同的法律效力,但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远低于诉讼,是非常划算的维权办法!劳动监察一般会在60天内结案,如果只是拖欠工资,劳动监察的效率算是比较快的。
3.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并不是互斥的存在,相反是互补的。比如说你只需要拿回应有的报酬,那么这个时候劳动监察就可以帮你处理,且时间相对劳动仲裁短,效率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与劳动监察所作出的行政处罚不同,法律效力待定状态,也就是不会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果对不服劳动仲裁判决,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如果法定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起诉的,这时仲裁裁决书效力才发生。
此外,有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是以劳动争议的另一方为被告提起普通民事诉讼,不是起诉劳动仲裁机构哦。
4. 调解
调解有多种方式申请,一种是通过诉讼来产生诉前调解或庭前调解,一种是通过劳动监察来达成调解并签署调解协议书,除此之外还有公安、街道、社区都可以进行调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以及劳动监察达成的调解其签署的调解协议在经过法院司法确认后会具有等同法院判决的法律效力,如果公司逾期不执行调解协议,则劳动者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5. 诉讼
诉讼可与调解搭配使用,是所有方式中最有强制力的,但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最多,判决结果下来后,若对方逾期不执行,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关于起诉小编还必须告知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去哪个法院管辖,如果产生了劳动争议,劳动者只要去用人单位所在地(即你要起诉的公司营业执照上的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即你为公司提供劳动的实际地点)当地的法院起诉就可以啦!如果实在不明白,可以去附近法院窗口询问。
996不是福报、拖欠薪资也不是企业的社会价值所在。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劳动争议问题,我们要运用各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至少以上五种方式大家可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