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读懂招生简章?

添加时间:2022-03-24 11:46:57
浏览次数: 0

  一

  高校概况

  解读高校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髙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学位证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比如《郑州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三条提到“学校合作举办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相应毕业、学位证书显示‘在本校西亚斯国际学院xx专业学习’,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相应毕业、学位证书显示‘在本校体育学院xx专业学习’”。通过以上信息,考生可以对想要了解的高校有个总体认识。

  二

  调档比例

  很多高校的招生章程都会提到“调档比例”。一般情况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从2016年起,河南省从本科一批到高职高专批均实施了平行志愿。

  不少考生和家长以为只要档案被投到某个高校,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对的。高校审阅档案后,个别考生会因所报专业已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体检不符合要求、诚信档案等原因被退档。比如《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第十四条指出:“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根据考生当前等效基准分调剂到当前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三

  专业录取规则

  从目前各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来看,主要有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说明。

  1.分数优先

  “北京理工大学依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并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相关科目排队择优确定专业: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综、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理综、外语;各科目分数均相同时,根据其专业志愿同时录取。”这是《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中提到的专业录取规则。也就是说,考生档案一旦投到该校,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即把投档考生从髙分到低分排队,优先确定排在队首考生的专业志愿。队首考生会被录取到他(她)所填报的第一个专业。以此类推,假设检索到第十名考生的志愿信息,会先看第一个专业志愿,如果该专业已完成计划,再看第二个专业志愿,如果考生所报的第二个专业没有完成计划,就录到第二个专业志愿,如果第二个专业完成计划就看第三个专业志愿,以此类推。最后一名考生也是这样的检索方式,如果从第一个专业看到第五个专业均已完成计划,在考生同意专业调剂的情况下,会把考生调剂到没有完成计划的专业;如果考生不同意专业调剂,则会做退档处理。

  分数优先的专业录取规则较多地照顾了高分考生的利益:分数高的考生具有被自己心仪专业录取的绝对优势。换句话说,在被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中,高分考生所填报的五个专业都会享受比低分考生第一专业优先录取的权利。如果考生选择的高校执行分数优先录取规则,志愿填报策略相对简单一些,只要按照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排序即可。

  2.专业志愿优先

  所谓专业志愿优先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清”录取规则。具体做法是,首先将每一个投档考生按所报第一志愿专业分类,在第一志愿专业中再把考生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再进行第二轮录取。第一志愿专业安排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再次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注意:只有第一志愿专业未录满的专业,才可能录取第二志愿专业报考的考生。)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第十五条:“以投档成绩为依据,实行‘志愿清、专业清,原则。……对于进档考生,一般先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如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按其所报专业志愿先后顺序,依照考生投档成绩和身体条件并参考相关单科成绩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对比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规则较高地满足了考生对专业选择的要求,所以考生填报专业顺序至关重要。如果第一专业选择合适,甚至可能比分数较高的考生更具有被自己心仪专业录取的优势。换句话说,在已投档的考生中,同一个专业,低分考生作为第一专业填报,可以享受比高分考生作为第二专业填报优先录取的优势。

  3.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主要考虑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并对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实施不同梯度的减分,该录取规则被一部分髙校所采用。

  如《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第十一条指出:“按照进档考生的髙考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存在分数级差,第一与第二专业志愿间级差为2分,第二与第三专业志愿间级差为1分,其余专业志愿间无级差。”该校明确说明了采取“分数级差”的规则来进行专业录取,并明确了专业级差的梯度分数为:2-1-0-0。如果考生的髙考分数不能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的要求,第二专业志愿是否被录取,则要将考生高考总分减去2分,再进入第二专业的排序;如果第二专业志愿还不能录取,则再减去1分,进入第三专业的排序,以此类推。

  因此我们看出,所谓专业级差录取规则,实际上是“专业优先、分数级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看似复杂的运算排序过程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检索瞬间完成的,减去专业级差后的考生在面对后一个专业时,是与未减专业级差的考生同等对待的。分数较高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如果未被录取,则要遭受减去分数级差的“惩罚”后再去面对第二专业的录取,其高分优势就要打一定的“折扣”。因此,考生在阅读招生章程时,要特别注意看高校是否按专业级差录取,级差分数是多少。针对实行专业级差录取的髙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在各专业间拉开梯度,具体可参考该校往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

  列举了这么多高校招生章程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髙校采取何种录取规则,“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都将做退档处理”。所以,建议考生若没有“非某某专业不上”的执念,最好所有的院校志愿都选择“同意专业调剂”。

  四

  对政策加分是否认可

  髙考政策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区、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区、市)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髙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该高校审査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不少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也就是说,提档时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专业录取时,加分不起作用。比如《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第十一条指出:“按各省级招办确定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政策加分)调档”,后面又说“按照进档考生的高考实考分和专业志愿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中指出:“南开大学在确定调档数量和录取分数线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加分,但在安排专业时不考虑加分因素,只按实际高考分数(不含附加分)安排专业。”

  如果高校对加分完全认可,加分考生会占很大优势。一是分数上有优势,专业录取满意度会高一些;二是高校在录取时,都有“择优录取”的倾向,从大学的角度,很愿意录取那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考生。对于仅限调档时认可加分的高校,考生要格外小心。因为即使档案被投到学校,如果按实际成绩安排专业,则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被录取到心仪专业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如果考生实际成绩在报考这些学校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要慎重选择高校和专业。

  五

  单科成绩要求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如《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第十三条规定:“北京大学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2)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外语类专业对考生英语成绩的具体要求,经济学类专业对数学成绩时具体要求等。

  (3)总分相同且填报专业相同的进档考生分配专业时看某一科成绩优先排序。如《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明确规定:“等效基准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以下情况优先录取:

  ①专业志愿顺序;

  ②数学、英语、语文单科成绩。”也就是说,中央财经大学在2017年招生录取时,如果遇到等效基准分相同的考生,首先采用的是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如果专业志愿顺序相同的,则数学成绩高的优先录取;如果数学成绩也相同的,英语成绩高的优先录取;如果数学和英语成绩都相同的,那么语文成绩高的优先录取。

  六

  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

  高校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考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依据;另一种是招生院校参考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学校专业的性质、特点对考生生理条件做出补充规定。如《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第十七条就有这样的规定:“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凡有口吃、嘶哑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的、有听力障碍者不宜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