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之“双一流”名单解读

添加时间:2022-02-25 11:14:47
浏览次数: 0

自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以来,网上热议不断。其中,高中生及其家长关注度尤其高。本篇重点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何为“双一流”以及高考考生该如何解读。

一、何为“双一流”

“双一流”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今后国家认可的好大学、好专业的标准很明确,就是“双一流”建设高校,高考招生录取,也只强调“双一流”。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2022年2月8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共147所高校入选“双一流”高校,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二、两轮“双一流”名单对比分析

新增高校:相较于第一轮名单,第二轮新增7所高校值得关注。他们不同于传统985、211名校,顺利被评为双一流(学科)院校,是凭着自己在某些学科领域取得了建树,这类院校目前报考性价比较高。其中,上科大、南科大作为小而精的理工类高校代表,没有“双一流”这顶帽子,录取分就堪比中等985院校。

院校名称

专业

山西大学

哲学、物理学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湘潭大学

数学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南方科技大学

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强校新增双一流专业:老牌强校在原有强势学科的基础上,又新强化了如下一些学科,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的实力,这类高校未来更值得关注。

院校名称

专业

北京大学

全部自定

清华大学

全部自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

南开大学

应用经济学

天津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

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

吉林大学

生物学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

复旦大学

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

生物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东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南京大学

理论经济学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临床医学

山东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临床医学

武汉大学

水利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

湖南大学

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西北大学

考古学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畜牧学

公开警示(含撤销):“双一流”重在“建设”,实行的是动态调整机制,“公开警示”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下列15所高校,16个学科,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建议考生要慎重报考,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只有一个学科入选的高校,如果2023年验收不合格,一旦被撤销,一流学科建设的光环不在,可能会对就业造成影响。

院校名称

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

西藏大学

生态学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

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宁波大学

力学

海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东北师范大学

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育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用经济学”)

三、考生如何解读名单以更好填报志愿?

从院校维度来看,名单上一流学科建设的个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所高校的实力。

清华、北大之外,第二轮名单,浙江大学入选21个、复旦大学20个、上海交大18个、南京大学16个、中国人大14个、北京师大12个、东南大学12个、武汉大学11个、中国科大11、中山大学11个,这是入选学科超过10个的高校。其实,从各类排行榜来看,这些高校实力也是国内最强的。

华中科大9个、中国农大9个、北京航空8个、哈尔滨工大8个、同济大学8个、西安交大8个、吉林大学6个、南开大学6个、厦门大学6个、四川大学6个、东北师大6个、国防科大5个、天津大学5个、中南大学5个、华中农大5个、北京协和5个,上述16所高校入选学科都在5个以上。上述高校中,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其他都是211高校。这些211高校中,除东北师大、华中农大外,其他全是985高校。

我们再从领域来看一流学科多的高校实力情况。以专业类及专业最多、招生人数报考人数最多的工学为例,东南大学入选11个、浙江大学10个、上海交大9个、哈尔滨工大8个、北京航空8个、华中科大6个、西安交大6个、同济大学6个,全都是985高校。再以这几年报考热门医学类为例,北京协和5个、复旦大学5个、上海交大4个、浙江大学3个、华中科大3个、中山大学3个、四川大学3个,都是医学领域的顶尖大学。

从专业维度来看,不要局限在入选专业,需综合个人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及院校本身进行评估。

“双一流”是学科建设,不是“建成”,更不是学科评估。这个一流学科建设,是“世界”的,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入选的一流学科建设,对这所高校来说,要服务国家战略需争创世界一流。“双一流”涉及的都是一级学科,是面向研究生教育层面的一个工程,高考生想学材料类专业,仅凭本科教育是不行的,要读研深造,方能胜任工作。第二轮147所建设高校的433个建设学科,TOP5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30个、化学22个、生物学16个、数学13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个。前3位都属于生化环材“冷门”专业。

此外,某所高校某个学科入选了,并不是说这所高校的其它学科在国内高校就没有竞争力,在社会就没有竞争力。以东北大学为例,有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两个一流学科建设,但是,参考最近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下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与武汉大学中国科大一起并列第12位,软件工程A-、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大一起并列第9。同样,北京交通大学就1个系统科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比较小众。可是,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交大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都是A-,这些都是求职或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热门”。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例,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作为“两电一邮”唯一的985高校电子科大没有入围,难道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不及新疆大学值得报考?肯定不能这样简单粗暴理解。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电子科大是A、新疆大学是B-。在众多互联网大厂那里,电子科大毕业生的口碑也很好。

因此,对于入选“双一流”的专业考生要关注,同时,对那些未入选的,就业质量好、口碑好的高校及专业一样值得去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