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报考强基计划的时间,一些家长对此很纠结,其实还是认知问题,高考是考生分流的一个点,有很多的路口可以选择,但是对于不同路口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淡然的心态,切勿有功利心态,有不报白不报的心态,这种心态将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隐患,当下的孩子个性化成长日益明显,已经从生存求学转变到生活质量求学,所以我们一些家长总在说我们那时候有个大学上,无论是否喜欢都会认真地读下来,因为我们那时是鲤鱼跳龙门,为了摆脱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生存环境,而当下的孩子已经没有了这种生存紧迫感,更多的是追求更高的生活状态。
昨天晚上接到一位在某双一流大学就读大二的孩子家长的求助电话,孩子学得是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 ,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也是当下的热门专业,但是孩子不喜欢,从进入大学一直闹着退学复读,但是家长一直没有同意,孩子当下情绪很不稳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这样的案例近几年已经接待了十几例,大多经过与考生的沟通,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得以解决,这些案例也为我们家长敲响了警钟,在孩子志愿选择时一定理性,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遵从孩子意愿,在接待的这类案例中,既有家长主导选择的,也有孩子自己主导选择的,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时,带有浓厚的求稳心态,主要从将来就业考虑,而考生则是通过一些不成熟的信息渠道了解的,所以我一直说高考志愿填报本身并没有难度,难的是选择到适合孩子的那条路,选择大学及专业一定要量力而为适合就好,这就好比到饭店点餐,别人都说好吃,大家都去点,必然造成价格上涨,但是饭菜端上来,你才知道不好吃,这时你可以在点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但是上大学不是到饭店吃饭,你要为自己的人生买单。
当下高考升学路径很多,但是适合孩子只有一条,强基计划培养的基础科研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小班制教学,学习期间不会比高中学习轻松,高中是封闭管理,有老师监督,而大学则是完全靠孩子自己管理,所以选择强基一定要考虑好,全面分析,从孩子的自我管理、性格、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等全方位理性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港澳高校、军校公安、艺考、体育单招、招飞等等高考不同的升学路径也是一样,首先要全面分析每条路径的优劣、培养差异、就业出口、学科素养要求等等,其次是对孩子的分析、家庭资源的分析结合社会发展走势及未来就业出口理性权衡后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