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传遍了整个网络。
这个词,最近疯传的原因是华为95后新人以“内卷化”视角,发现了诸多公司发展中的大问题:
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简单问题复杂化。
为了免责,被动的应付工作。
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
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
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
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
内卷化,对个人来说,削弱了很消耗了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是无穷的虚度;对社会来说,消磨了无数人的聪明才智,降低了整体社会运转效率。
作为职场人,虽没有办法脱离社会环境,独立生存于这个世界中,但每个人只要奋力奔跑,越早摒弃焦虑,就越有机会逆袭,就越有机会改变世界一点点。
什么是“内卷化?”
什么是“内卷化?”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咨询。
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通俗地说,内卷就是毫无意义的内部竞争,“裤裆里面打拳”,大家争来争去,累死累活,利益总量是不会发生改变。
举三个例子:
疫情导致留学困难,导致国内高校竞争激烈,然而,越激烈的竞争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帮助,考生的获得的利益也并无实质变化(教育成本变高,收益不变);
公司效益不好,发明出996无偿加班制,大多数员工干耗着,毫无效率可言(时间成本变高,收益不变);
市场中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相互斗争,打价格战(企业成本增加,收益不变)。
陷入表面的竞争,对于个人而言,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对于社会而言,无法实现更快的进步。
所以,有人讲: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
职场人,如何逃离职场“内卷化”
1、摆脱“打工者”的思维局限,升级思考维度
职场人,虽然属于打工者,但一定不能有“打工者”的心态,认为上班就是赚工资,不然,上班就是最亏本的买卖。
真正厉害的职场人,永远只会把自己当做个体,把公司当做平台,任何时候,都是为了自己而工作。
在职场工作,是为了拥有同频共振的携手共进者,给自己参考方向和指引方向,而绝非引几个“你死我活”的竞争者。
在职场这个小圈子中,如果你只是想尽办法在圈子中拼杀,为了升职加薪,甚至不惜出卖自己,做违背原则之事,都属于自我压榨。
而能够避免内卷化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摆脱“打工者”的思维局限,升级思考维度,站在老板的思维高度想事情、做事情,为未来自己创业打基础,从而真正实现职业的质变。
2、远离“无效加班”,创造更高价值
如果我们只是想通过加班时长,获取老板的认可,无异于自欺欺人,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送你一句话:表面精明,实际糊涂。
今天偷的懒,将来都要还。
在职场中,想要避免内卷化,就要远离无效加班,不浪费点滴时间积蓄力量,创造价值。
作为合格的职场人,最起码将工作分轻、重、缓、急。紧急重要的事情首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每天做;不重要的事情最好委托或放弃,人生效率就会倍增。
3、保持学习,才是最好的“铁饭碗”
所谓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
在职场中,摆脱内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保持学习状态,提升自己的议价权,让自己不必陷入内卷化的恶性循环中。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业余时间,人的命运取决于晚上8点到10点这段时间的使用情况。
职场人,如何高效学习呢?推荐几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1)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2)别人的经验就是宝贵的无字的书,向有经验的优秀同事及领导学习;
(3)抽出时间参加专业系统的培训班,进行充电。
“内卷化”让职场人开始绝望?不如摒弃焦虑,做个"奔跑者",努力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有能力逃离恶性竞争。
有时候,内卷化是危机,也是转机,跳出舒适区,换个角度看问题,才有机会避免内卷化,实现个人真正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