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加班是没效率还是热爱工作

添加时间:2021-02-23 18:04:58
浏览次数: 0

  近年来,我们传统的朝九晚五生活模式逐步被打破。为什么大家都在不断地延长工作时间,不是996就是007,这种标榜着爱工作的变相加班真得正常吗?

  这种以加班为家常便饭,甚至理所当然的事情,真得正常吗?为什么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却仍然是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是因为我们工作没效率,还是因为我们热爱工作?真实的工作现状又是怎样呢?

  在工作中,你是不是经常被人打断,让你刚想到的思路瞬间消失。是不是自己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但话到嘴边却又脑袋空空。是不是刚下定决心在完成这项工作,却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面对如此嘈杂的环境,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呢?

  其实,在这个以加班为正常现状的国度时,每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一个情节,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选哪个?

  如果你想过真正快乐的生活,就只有“蓝色药丸”可以选。桦泽紫苑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并不是只有“工作”,“忍耐”“牺牲”“奉献”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所以我们想要生活和工作,两者兼得,就必须工作效率高,提升自己的专注力。

  一、15.45.90法则

  桦泽紫苑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中首次提出了15.45.90法则。这个法则就是说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分为15分钟、45分钟和90分钟三个时间单位。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就必须利用15.45.90法则作为时间的一个衡量标准,进行科学合理地锻炼。

  看过好莱坞《007》系列电影的人都知道,这系列电影一般都是15分钟的枪战、动作镜头后,就会进行切换,在切换前后还会插入一段詹姆斯.邦德和邦德女郎的缠绵镜头。

  喜欢追剧的人,你是不是发现,每过15分钟,剧情中间就会插播1分钟的广告。搞同声传译的人为啥会15分钟换一个人?小学课堂为什么会是45分钟?球赛为什么要定为90分钟,每过45分钟要休息1分?

  其实,这些设定都与人的大脑专注时间有关。从专注力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高效专注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这与我们身体中的“生物钟”有关,受一天24小时“昼夜节奏”、体温、荷尔蒙分泌的影响。

  很多科学家研究还发现人体的胃肠蠕动、睡眠模式都是以90分钟为周期,所以要想提升专注力就必须注意与注意力有关的15分钟、45分钟、90分钟的时间单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5.45.90法则。

  二、杂念排除法

  什么是杂念排除法?这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杂念。凡是影响我们集中注意力的事物,都可以称为杂念。

  一般的杂念有四类:外物造成的杂念;思考引起的杂念;人造成的杂念;通信造成的杂念。有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专注力一旦被打破,要想恢复到原状态最少需要15分钟。所以对于不同杂念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我们可以针对性解决。

  外物引起的杂念:我们可以对身边物体的放置采用标准化管理,让每一个物品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思考引起的杂念:对于我们做这件事情想那件事的杂念,最后的办法就是把内心里惦记的事情全写出来。

  这可发蔡戈尼克通过心理实施发现的蔡戈尼克效应,就是人们对没有完成的事情记忆深刻,一旦目标实现,记忆就没那么深刻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蔡戈尼克效应把未完成的事情写出来“变成”已完成的。

  对于人造成的杂念、通信造成的杂念,我们可以采用“夕鹤工作法”、“罐头工作法”,即给自己一个能专注工作的专注空间。让自己不受这些杂念的影响。

  三、时间限制工作术

  这种工作法,其实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给人们一定的压力,刺激他们超常发挥。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背水一战”、“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等。

  人之所以能在紧急的情况下,完成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是因为人的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用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学习能力,让大脑超常发挥。

  一位德国神经科医生在19世纪后半叶,在研究时发现,设定时间限制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后来日本心理学家内田勇三郎提出的“内田—克勒佩林测验法”也被职场上用于公司招聘面试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