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流行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商业压力增加了。到2020年,该公司的薪金调整率将仅为4.7%,比2019年下降20.3%,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但是,随着生产和运营的恢复,大多数公司认为2021年的运营状况将比2020年好得多。只有12.4%的公司表示,2021年的运营状况将比2020年继续下降,并且它们将显着下降。它们分别是3.5%和8.9%。预计薪资调整率将在2021年回升,薪资调整率为5.1%。
从各个行业的角度来看,高科技行业和生物医学行业的薪酬调整幅度最大,分别为6.1%和6%。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本身并未受到该流行病的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在流行期间对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需求一直处于高水平,整个生物医学行业趋向于积极。
但是,传统服务业和文化体育/教育/媒体产业尚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经营压力增加,工资调整能力有限。因此,2020年的工资调整率落后于其他行业。
此外,2020年一线和非一线城市的工资调整与2019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与2019年的趋势不同,2020年一线城市的工资增长率为4.8%,其中高于非一线城市4.6%的工资增长率。
分析认为,一线城市中有较大的知名公司,其抗风险和抗灾能力高于非一线城市,并且有能力为员工提供更高的薪水增加。同时,由于人才竞争和价格因素,需要保持一定的加薪幅度。与一线城市相比,非一线城市的公司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在流行病爆发之前的几年中,薪资增长相对较高,疫情爆发后,工资调整趋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