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特别焦虑。
学校一般般,不是985也不是211,海投了一大堆简历出去,收到的面试邀请寥寥无几,太打击人的信心了。
很多人都在报团议论:现在大公司只要985,211,我们这种一般的学校真的很难找工作,但是让我去小公司上班,又不甘心。
怎么宿舍同学都已经过了好几轮面试,我怎么连个面试邀请都没有?要不要降低要求?
一大群人在一起议论纷纷,最后还是讨论不出什么结果,该干嘛干嘛去了。
其实很多应届毕业生哪怕不是985和211的,最后也拿到了不错的offer,所以连面试邀请都没有,问题恐怕不是出在简历上,就是出在别的地方。
最好先把自己的简历检查一遍。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实习经历,在学校表现平平,感觉简历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样思考问题,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认真了解过自己。
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五花八门的,并不一定要找学校里最优秀的人,如果企业要找的是学校里最优秀的人,那学生会主席岂不是会被疯抢?
现实当中学生会主席也没有被疯抢嘛。
之所以没有面试邀请,是因为简历没有亮点,HR打开你的简历,发现什么亮点都找不出来,于是就把你的简历关掉了,所以你才没有面试邀请。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写的简历问题很大。
比如内容空洞,完全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亮点,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身上肯定有优点,一定要充分的挖掘自己的优点,然后将优点体现在简历上。
你可能不是一个领导人才,但是你擅长配合,而且细心认真,这就是亮点,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案例,把你的亮点体现出来。
我曾经看过一份简历,这位同学这样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协调完成领导安排的相关任务,负责整理文件,拿快递,打扫卫生等。
这样写简历不就等于自杀吗。
端茶,倒水,拿快递恐怕不能体现你的个性,而且也没有办法描述出你的工作具体内容,以及你取得的成果。
这样写出来的简历浮于表面,不够深刻。
不深度思考,是写不好简历的
还有一些同学零零散散的做过一些实习工作,但是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比较琐碎,零散,没有办法对岗位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有一位同学,每年暑假都会到一些互联网公司实习。按道理来说,他的实习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在求职的时候面试官问他,你觉得一份好的营销计划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当时就呆住了,因为他的实习内容决定了他不会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临场发挥效果并不好。于是他被认定为思路不够清晰,深度不够,最后被拒绝了。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其实更看重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如果企业看中的是工作经验,就不会招聘应届毕业生了。他们希望从学生当中发掘那种思想深度高,逻辑思维能力强,有潜力的学生。
作为应届毕业生,可以在平常积累一些相关的行业知识,提前拥有某个岗位的基本逻辑思维,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
这就是在给自己找工作做准备,哪怕没有实习过,不代表不优秀,只要你足够优秀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