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往并不总是在熟人间进行,交际活动有时甚至是常常要闯入陌生人的领地。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要迅速打开局面,首先要寻求理想的“切入点”。有了“切入点”,便可以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地发挥开去,从而实现让对方在感情上接受你的效果。
人们常说:要讨母亲的欢心,莫过于赞扬她的孩子。聪明的人应该利用孩子在交际过程中充当沟通的媒介,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人,经过孩子的起承转合,就会慢慢变的熟谙起来。
纽约某大银行的威廉奉领导指示,秘密进入某家公司进行信用调查。正巧理特认识另一家大企业公司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很清楚该公司的行政情形,理特便亲自登门拜访。
当他进入董事长室,才坐定不久,女秘书便从门口探头对董事长说:“很抱歉,今天我没有邮票带给小威廉。”
接着理特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可是董事长却含糊其词,一直不愿作正面回答。理特见此情景,只好离去,没得到一点儿收获。
不久,理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书向董事长说的话,邮票和小威廉。同时,也联想到他服务的银行,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许多各国的邮票。
第二天下午,理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长,告诉他是专程替他儿子送邮票来的。董事长热诚地欢迎了他。理特把邮票交给他,他面露微笑,双手接过邮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宝似地自言自语:
“我儿子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啊!多有价值!”
董事长和理特谈了40分钟有关集邮的事情,又让理特看他儿子照片。一会儿,没等理特开口,他就自动地说出了理特要知道的内幕消息,足足说了一个钟头。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理特,又召回部下询问,还打电话请教朋友。理特没想到区区几十张邮票竟让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万事开头难,就连与陌生人交谈也是这样。只要找到好的“切入点”,自然就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