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周知!社保挂靠、代缴不可取!还有这些行为也要注意!

添加时间:2022-07-29 16:42:15
浏览次数: 0

时不时有朋友会跟小编说:

我挂靠xxxx公司交社保行不行?

找xxxx公司挂靠/代缴社保划算吗?

这个时候小编总会告诉大家:

找公司挂靠/代缴社保是违法的!

因此小编不对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甚至还有小伙伴给小编反映

身边有朋友想找挂靠、代缴

自己告诉他/她这是违法的

他/她还不信!

因此小编今天决定

给大家讲讲那些事儿

↓↓↓

常见的社保挂靠违法行为

通过以下方式帮你获得社保待遇:

1、伪造工资签领表等劳动关系证明

2、伪造劳动合同书

3、伪造企业职工档案资料

4、拿点好处费来办理挂靠公司

很多刚出社会或刚来深圳的“打工人”

由于不够了解相关规定

容易轻信他人而受骗

为此我们建立了社保信息交流群

可以方便大家咨询、交流社保问题

有需要的小伙伴也可以加入群聊

那么这些代缴/挂靠行为为什么违法?

怎样违法违规了?

具体条例规定小编也整理好了

快快甩给那个差点上当的“大冤种”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

(2022年2月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公布

自2022年3月18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一)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二)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等方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三)通过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手段违规办理退休,违规增加视同缴费年限,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四)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五)通过伪造或者变造就医资料、票据等,或者冒用工伤人员身份就医、配置辅助器具,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六)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能进行社保代缴、挂靠

我们可以自己交社保呀

医保、养老保险、生育保险都能交

符合相关条件还可以交失业保险呢

有需要的宝子

可以在后台对话框内回复:个缴

即可获取个缴社保的入口和指南哦

除此之外

当我们遇到其他社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也要擦亮眼睛清楚辨别

遇到这些情况要可以主动进行举报

↓↓↓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存在以下行为的:

//

1.贪污、侵占、挪用、截留社会保险基金的;

2.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社会保险基金遭受损失的;

3.违规审核、审批和发放社会保险(含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的;

4.伪造或篡改社会保险缴费记录、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数据或档案资料的;

5.违规投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的;

6.其他危害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

(二)单位或个人存在以下行为的:

//

1.伪造、变造材料,虚构、隐瞒事实,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

2.伪造或篡改材料,骗取提前退休审批手续的;

3.虚构工伤事故,伪造或篡改伤情病情材料骗取工伤认定结论的;

4.伪造或篡改伤情病情材料,骗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5.虚构辅助器具配置或康复项目,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6.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发生变更或者丧失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资格,未如实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继续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7.其他危害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

如果遇到以上行为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举报

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电话、来访、信函、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举报,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举报人应当如实举报,不得捏造事实、诬告诽谤。

电子邮箱:sbjjjd@hrss.sz.gov.cn

来访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号深圳人才园6楼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计监督处

信函邮寄: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号深圳人才园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请注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字样)

为高效开展核查处理工作,建议您举报时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

  • 被举报人的基本信息;
  • 被举报人相关欺诈骗取贪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的详细情况,如作案时间、作案经过、涉案参保人姓名等信息;
  • 掌握的证据材料;
  • 联系方式等。

相关部门会按相关规定严格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