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体制内存在3类“临时工”,外行人分不出来,还以为是公务员

添加时间:2022-07-29 16:24:52
浏览次数: 0

体制内并不一定都是编制岗位,还广泛存在大量的无编岗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临时工”。在大家的印象中,临时工待遇低、福利差、出了事情还容易背锅,能不去就不去。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临时工其实也分为3种,待遇、身份有很大差别,甚至有的还经常被人当成是公务员。

第一类:公益性岗位

机关单位中有不少公益性岗位,用来过渡性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一般分为四大类,社会公共管理类、城市社区服务、工勤保障类、本地其他类。

我们常见的一些交通协管员、公用设施维护员、机关单位的门卫保安以及部分社区工作者,都属于公益类岗位。这种公益类岗位没有编制,属于“临时工”分类。这些人基本工资不高,但是所在岗位有一定权力,经常被外行当成是“公务员”。通常来说,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担任。

第二类:单位直聘合同工

机关单位经常需要招聘合同工来协助完成工作,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书记员、辅警等岗位。这些岗位由于是单位直招,所以要求比较高,招聘程序也比较正式,常常有年龄、学历要求,还需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去。

不过这类合同工虽然没有编制,属于“临时工”,但国家对于这类岗位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辅警岗位,很多地区已经出台政策为辅警涨工资,并且提供定向招录的机会。总的来看,这种类型的“临时工”还是值得一去的。

第三类: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工算得上是地位最低的“临时工”了,其他两类虽然也没有编制,但好歹是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劳务派遣就不一样了,人事合同是和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和所在机关单位并无直接联系。

这也意味着,劳务派遣工的薪资待遇完全是由中介公司发放,国家无论出台什么政策都无法享受到。很多人去之前不明所以,以为在机关单位工作就是好的。等去了才发现是劳务派遣,到处是坑,要不了多久就辞职不干了。

过后

这3种机关单位临时工,前2种还是不错的,甚至经常被人当成“公务员”。但第3种劳务派遣就需要好好考虑了,是真正的“背锅岗”,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建议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