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痛心!22岁女孩熬夜加班猝死!每周工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要命!

添加时间:2022-07-29 14:44:33
浏览次数: 0
近日
杭州一名22岁女孩
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猝死
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网友关注7月27日
记者从当事女孩家属处了解到
女孩已于7月26日不幸离世
据当地媒体报道,7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22岁女孩。
这名女孩被送到医院前,连续四五天,每天熬夜加班到凌晨四五点,结果发生猝死,被同事送到医院时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ICU抢救了6天仍未脱离危险。女孩在急诊ICU抢救(网络视频截图)
据了解,这位年轻女孩姓宋,独生子女,刚工作没多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网络运营工作。
据报道,在意外发生前的一个多星期,小宋已经有点感冒,但她觉得感冒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己多喝点水抗过去就好了,因此没去医院看。
就在她连续熬夜加班的那几天里,她的感冒也没完全好,甚至还出现胸闷不适的症状。可惜的是,这些信号都被她忽视了。
卢骁副主任医师曾向媒体介绍,小宋被送到急诊室时已经没有了意识,进一步检查发现没有了心跳和呼吸,浑身皮肤已经发紫,病人的情况很危急,诊断可能是“心肌炎引起猝死”。女孩在ICU抢救
事发后,女孩父亲也多次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求助视频,相关视频中介绍,他们是江西人,家里贷款让女孩读大学。
女孩想着尽快减轻家里负担努力工作,由于女孩病情严重,院方考虑心脏移植手术,但家里无法承担巨额费用,故发布视频向热心网友求助。
网上也有很多热心网友为女孩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7月27日,卢骁副主任医师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视频中他向女孩家属介绍,女孩的情况已不适合再抢救,安慰家属让女孩安静离去……
“这种和家属谈话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家属很痛苦,医生也很痛苦。”卢骁副主任医师说。
7月27日,记者从女孩家属处了解到,女孩已于7月26日下午离世,目前家属正在杭州办理出院手续。
女孩父亲也在社交平台留言称:

“我的孩子2022年7月26日最终还是抛下我们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帮助,希望所有的孩子们所有的好心人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打拼奋斗也要照顾好自己!谢谢大家。”

女孩父亲在社交平台留言

此事登上热搜后
引起许多网友讨论
↓↓↓
工作再忙再累
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早点休息,坚持锻炼
有调查显示
每周工作55个小时以上的人
患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5%
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上升17%
↓↓↓首个全球范围内的过劳分析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估计,超时工作在2016年让39.8万人死于中风, 34.7万人死于心脏病,过劳死的人数占到死亡人口总数的4.9%。
超时工作导致的疾病负担约占所有工作相关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可以说,超时工作是最大的职业病风险之一。
据估算,每周工作55个小时以上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会增加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上升17%。

世界卫生组织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利亚·内拉博士指出:每周工作55小时或以上会严重危害健康,是时候让我们所有人认识到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早亡的事实了。

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

是个什么状态?
每周55小时具体是一个什么概念?
按照每周工作5天计算,那就相当于每天工作11个小时;目前我们建议通常使用8小时合法工作制度,也就是这些人每天都需要再多工作3个小时以上。
一天一夜24小时,其中11个小时以上留给工作,剩下的只有不到13个小时。
那么每天工作11个小时,又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是早晨8点工作,中午留出一个小时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直到晚上8点才能下班。也就是说工作超过11小时的人,几乎每天都看不到白天的太阳,真人演绎何为披星戴月。

我们都知道,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个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保持在7-8个小时左右,那么24小时中去掉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再减去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剩下5个小时。

在这5个小时里,我们需要做包括起床、穿衣、刷牙、做早点、吃早点、洗碗、出门、等车、坐车、上班堵车、中午吃饭、下班堵车、买菜、做饭、洗碗、收拾屋子……

真正留给我们运动、散步、娱乐、开心、快乐的时间还剩多少呢?

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我们就变成了一根上紧了的发条,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去,一直在奔波,没有时间暂停。

仅是想象一下,窒息感已经扑面而来。

有调查显示,80%的企业存在加班现象;而许多农民工更是每天需要工作12-13个小时,多的甚至会达到13-16小时。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超出这个范围,那么从《劳动法》来说就已经是超时工作了。

超时工作会带来哪些危害?

超时劳动首先会造成过度疲劳。

长时间处于持续工作状态下,人体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身心疲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就拿体力劳动来说,超时劳动会对肌肉、四肢、骨骼、关节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损伤、劳损、外伤,引起腰椎、脊椎、颈椎等骨科疾病的发生。

长期伏案会增加颈椎病发生;久坐不运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身体出现这些“警报”

说明身体已不堪重负

如果超时工作的你看到这里,检视一下自己的身体是否已经出现以下情况:

脖子疼、腰疼、昏昏沉沉、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力不从心、胸闷憋气、头疼、头晕、心前区疼痛、走路偏斜、四支力量不对……

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就诊!

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判断,就是如果之前活动、运动后没有不适,最近却发现在活动和运动后出现各种不适,或不能耐受的表现,那就说明身体在“报警”,而且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在报警。

目前,我们国家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为27.5%,得糖尿病的比例为11.2%,高胆固醇血症为8.8%,而“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高危因素。

对于“三高”一定要早发现、早控制,同时改善工作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没有健康,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不管是996还是007,还是现在我们说的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我们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

生活的基础是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寄希望于通过996、007、55+换来安逸生活的美好梦想,会因为疾病风险的大大提升而破碎,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猝死风险的增加。

“在看”+“分享”

希望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严格按照

《劳动法》执行和安排工作

尽可能不要过度加班

员工健康,公司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