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段,今年大学毕业的同学们,找到工作的,已经感受了一段时间了。都说现在的学生是来整顿职场的,这几年的劳动仲裁被提到的比例,增加的是真的快。
学生们敢于维权是好事,但是很多学生反应,应为自己刚刚毕业。很多事情不能处理得很好,阅历有限,因此即使仲裁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样说的同学们越来越多,笔者也总结了一下。其实同学们拿不到预期的赔偿,主要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够强,禁不住恐吓和忽悠。
首先:不接受调解,会影响以后找工作
这学生刚毕业,本来对于未来的走向可能就有些迷茫。一听说影响找工作,就很害怕,毕竟现在找工作确实是有难度的。
但其实,说的影响找工作,并不是会留下记录之类的。而是公司会在行业内部,对其他认识的人说你的情况,让他们用人的时候小心。
其次:仲裁不一定会赢
这边仲裁确实不是谁提出的,谁就有道理。会有不通过的可能性,还要看提起仲裁的证据和具体事件。
因此会和同学们说,这边看了双方的证据,公司那边提交的证据,对于你来说很不利。即使仲裁也不一定会赢。
判决还要时间,短的可能半年时间,长的话一年多都是有可能的。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公司的账上不一定有钱,即使赢了也拿不到钱。
这番说辞下来,同学们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基本被连哄在骗的就同意了。最后接受了调节,选择就此作罢。
这就是会告诉同学们,说很多和你一样的人,坚持要仲裁,最后一分钱都没有拿到的案例。这样就会动摇刚毕业的学生,本就不是很坚定的内心。
因此很多同学就这样接受了调节,这其中有连哄带骗的成分在。还有就是因为初出茅庐,对于仲裁的基本情况,和知识储备还不是很了解,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会赢。
那这边同学们如果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接受调解的话。其中也是有很多说法的,记得不要踩坑,以免亏的肉疼。
同学们一旦选择接受调解,要注意这些问题,以免吃亏。毕竟你刚刚毕业,懂得不多,但是公司可是老油条了。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赔偿。违法辞退2N,协商解除N,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是N+1,公司违法被迫离职N,N就是干几年给几个月的工资。
之后要注意,调解其实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同学们要在自己应得的赔偿基础上,多加一些。这样才有还价的空间,不要加得太多,不然也谈不下来。
这个过程中,公司肯定会压价。这时候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工资,提成和年终奖等,这些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不要让步。
然后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心态,不要受他人的影响。仲裁员不存在偏向谁的关系,他的工作就是尽快结束这场调节,因此坚持住自己的底线和标准就可以了。
如果不行的话,只要你了解公司和股东是不是有钱,有钱你也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把官司打到底。如果真的没钱,你有没有时间,就可以把预期降低一点。
最后不要接受私下调解,没有法院和公司的盖章,私下转账都是陷阱。没有法律效益,判你个非法敲诈,都没有毛病。
调节好了之后,不要着急签署协议,要公司在仲裁员在场的情况下,现场转账。这样可以避免公司赖账,也比较保险。
如果不能当时转账,要看清楚条款里的具体支付日期,和金额。如果到期没有支付,要承担违约金。
这些都做好了之后,就一定要仲裁委,出具调解书,不然公司拖着不给,又要去起诉,这场调解就白调解了。
这边同学们去申请仲裁,肯定会有法官和调解员,先联系到你和公司,调解一遍。给到你的说法会是这样的,说如果你不接受调节,会影响以后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