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猎头网-中高级人才猎头网站!服务热线:400-1801-668 好猎头   |   登录 注册

除了分数,高考志愿填报还有哪些参考因素?

添加时间:2022-02-14 11:15:36
浏览次数: 0

  如果将高考比作一场足球赛的话,那考场上的两天(三天)可以说是“上半场”,“下半场”的志愿填报虽然没有“上半场”那般关注度高,但同样对最终的录取结果影响重大。

  眼下,2021年高考“上半场”收官,考生和家长们接下来就要为“下半场”而忙碌了,甚至在沟通交流和选择权衡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接下来,就重点给大家分享高考志愿填报的六大参考因素,希望能有所帮助。

  ——分数

  虽然舆论一再强调分数不能代表能力,更不直接对应未来职业高度,但高考本质上还是一项“分数为王”的选拔性考试。

  心仪的大学,差一分就是一分,迈不过去的坎。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首当其冲需要参考的因素就是分数。

  关于分数具体能够匹配什么样层次的大学,建议将考生今年分数的位次值与目标学校过去三年的投档线位次值对比。如果考生的位次值高于过往投档线位次值,则表明上目标学校希望很大,反之则小。当然,这还需要招生录取规模整体稳定的前提。

  ——兴趣

  高考志愿填报除了择校,还需要选专业,而且,这两件事往往是统筹考虑的。

  关于选专业,有一个不太理性、但却影响众多考生选择的因素——兴趣。

  在过去指导众多高考学子志愿填报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并不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只知道对什么类型的专业感兴趣。在没有更好理性建议的情况下,这些考生大都会依据兴趣来选择选择,毕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说法。

  ——特长

  说完了选择专业的感性依据,再来看看相对理性的依据——特长。考生在所学科目中,有哪些比较擅长的科目,按照这个方向去选择对应的专业,大学四年学好的概率更高,未来找到心仪工作的可能性也更大。

  比如说高中英语学得好的同学,选择报考语言类专业,自然学起来更轻松,也更容易拔尖。

  ——职业愿景

  有不少高考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没有明显的特长,但却有比较清晰的职业愿景。比如说想当老师的,自然首推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未来想当律师的,报考政法类大学或学习法学类专业,明显更容易实现职业目标。

  ——学校所处地理位置

  不得不承认,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高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有不少考生宁选沿海的普通一本,也不去就读内陆的985或211。

  对于地域和学校该如何权衡选择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去大城市,资源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也有人认为读书应该优选名校,实力地域更加深厚,有助于能力提升。

  个体考生该如何选择,其实还得结合个人实际,很难给出统一建议。但不可忽略的是,择校需要考虑目标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

  ——学校学习生活条件

  虽说上大学不是去享受,但在当下社会整体生活条件向好的背景下,越来越多高考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更高要求。比如说宿舍几人间、是否配有空调等,就会影响不少人的选择。如果你恰好是一个对学习生活条件有较高要求的人,那么建议在择校时要做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