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重视专业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专业与学校之间,专业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因为好的专业可以为你提供受用一生的生存技能。来社会是专业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好专业决定你的一生,而不是好学校决定你的一生
④结合本人的兴趣
专业选择离不开个人兴趣的支撑。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强加给子女。个人兴趣如果能够与现实的社会需要相一致,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考生也应该明白,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适合自己。如计算机专业非常热门,但如果不是你的特别爱好,千万不要趋之若鹜,否则学起来也是受罪。在专业选择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
02 考生如何选择心仪的大学呢?
①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么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②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是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最好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③所选大学要有梯度
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那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
④不要过于依恋大城市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不能别人报哪里,你就跟着报哪里,要注重个性化的选择
⑤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一心想进名校。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博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很大风险。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