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税”方案公布后,纺织老板们不淡定了。有的说,照章缴纳,2019年30%的利润就没了,有的说,利润将被腰斩。还有的说,如果要保持现在的利润水平,至少得涨价20%。
因此,有媒体测算,一个50人的中型公司,如果是互联网行业,平均工资1万的话,以前是按最低基数缴纳,明年,这个企业将要多交113万。一个500人的工厂,平均工资6000的话,以前是按最低基数缴纳,明年,这个工厂将要多交430万。
社保对企业的影响几何?
社会保险是国家统筹的一个全民养老项目,也是一个国家强制的作为用工健康安全方面的一个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从诞生以来,一直都是由各地区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征缴相关费用,个别地区是社会保障局征缴但是实际是由地税代收(比如广东省、浙江省等)。
由于以往双轨制的存在,以及沿海与内陆、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目前国内更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高低不一的,同时反映到社保缴费的最低基数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社保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大病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不一致。
由于各地居民人群的年龄段分布以及养老负担的轻重差异,体现在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也是有所差异。比如养老保险而言,现在东三省一般都20%的比例;而南方沿海的福建、广东大多数比例在12%-14%之间;当然还有很多省份的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19%。最高比例与最低比例直接的差距有8%。
医疗保险在各城市之间的差距有非常巨大,虽然有门诊医疗、住院医疗、综合医疗的区别,但是在实际的保险方案设计中,都有兼顾各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但是正是的缴费比例差距最高可达8.4%。
生育保险方面,目前有个别城市直接将生育保险的费用做进医疗保险里面。生育保险缴费比例范围在:0%-1.6%;其中合肥和惠州市目前的生育保险均包含在医疗保险中,所以没有额外征收生育保险费用。
所以这部分城市的整体社保收费成本更加偏低。由于生育保险在整个全民社会保障中最多只会涉及到50%的育龄人口,且每个人最多一半只涉及1次的生育报销(以后应该会扩大到每个育龄女性报销2次),所以整体的缴费比例都不高。但是最高比例与最低比例之间的相对差也达到了1.6%。如果按照同比,这个差距会显著高于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最低与最高缴费比例的比值。
工伤保险是专门用于员工工伤保险方面的医疗费用支出、工伤待遇支出的保险基金。缴费的比例一般在0.5%-2%之间。具体比例参照各个企业过去一个社保年度发生工伤保险的出险事故数和理赔额度综合确定的。发生工伤少的城市,基准的缴费比例也就更低。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数据,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最大可达到了2.365%;加上基数的加权效应。不同地区之前的实际缴费额会更大。
失业保险目前是社保五险中充裕度最高的一个险种,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费用富裕,和制度设计有关系,有和中国人不喜欢去领取失业金的人群心态有关系。为了使这笔资金发挥更好的“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作用。最近几年社保局对于这笔费用也在做专项的返还,以“稳岗补贴”的形式返还给企业,用于促进员工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新制度下,企业该如何应对?
(1)高度重视,主动提前改革:不能等到新的方案实施之后再进行改革,这会让企业承受较大的法律风险。
(2)提高效率:这也是很多企业都在做的事情,布局智能工厂,将部分职能由机器代替,开设人工智能车间。
(3)劳务外包:将非核心的业务进行外包,比如很多传统企业为了转型互联网,自己组建了网络营销团队,不仅面临着团队不专业,管理成本高的问题,其实可以把网络营销方面的工作外包给牛商网专业代运营。
(4)非核心岗位聘请兼职人员:比如餐饮企业里面的麦当劳、肯德基这些餐饮企业,他们的兼职人员比例特别高。
(5)改革雇佣制度,变成合伙人制度:雇佣员工,双方是雇佣关系,发工资那就得缴纳社保。合伙人制度,双方是合伙关系,拿钱就不是拿工资,而是经营所得分红。